阅读理解的困扰
昨天的嘟文
昨天发了一条嘟文:
麻烦时间充裕的朋友们阅读下面的文本,并回答一个问题,如果已经有其他象友回复了,请在阅读文本并回复之前不要查看其他人的回复,以免影响自己的判断!可能会需要 3-5 分钟的时间,谢谢啦!
背景:一共有 C、S、L、M、K 五个人,K 失踪了,C 在早晨找了一次 K 但没找到. 现在是上午,剩下的四个人商量行动.
正文:
“我准备回要塞,补充给养.” L 说.
“我不喜欢大家分头行动,” S 说,“我们可以一起回去.”
M 抱起双臂,“应该留个人在这里,做好 K 回来的打算.”
“我觉得,” S 说,“我们应该在离开前,去山谷的其他地方找找看. C 今天早上只去了独碑附近,后面还有很远的地方.”
“我同意,” L 说,“我们得赶紧去,不然就太晚了. 我想去要塞带点补给,并赶在夜幕降临之前回来.”
然后大家就都同意了. 请问他们四个人接下来的行动是什么呢?
如果有疑问/不确定/第一次读和第二次读有不同的理解等都可以说一下,总之畅所欲言就好了!谢谢谢谢!明天这个时候我会解释一下的!
事情的来龙去脉
现在我来解释一下!
上述文本出自《海伯利安的陨落》(潘振华等译,ISBN: 9787553452944)第 16 章,前几天我正好读到这里. 我读着这几句话,一头雾水,而且越读越晕,根本读不明白这几个人接下来要去干啥. 好不容易想明白了,继续读小说后面的情节,却发现我理解错了!我怀疑是翻译有问题,于是找到了英文原文进行比对,我觉得英文的文本就交代得比较明白,并且自认为找到了两处它没有翻译好的地方.
由于我已经知道了作者在这几句话里想表达的意思,我害怕自己的判断出现问题,于是就找了一个好朋友做实验. 只要我的好朋友读中文没读明白、读英文就读明白了,或者读中文理解错了、读英文后就理解对了,那不就说明了翻译有问题嘛!结果我的好朋友读中文就直接理解对了……
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我把我的理解告诉给他,他说我想得太复杂了. 我再次反复阅读、揣摩这几句中文,发现人家确实写得挺清楚的. 那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中学时代,做英语的阅读理解题目,看到正确答案后无法理解做题时做错的自己.
我决定发到象上收集更多人的理解,看看走上奇怪道路的人是不是只有我自己……
截止到目前,一共收到了 11 条回复!感谢大家!可能我的表述方式会让部分朋友误以为这是一个解谜游戏之类的,确实有几位象友想得像我一样复杂或者更复杂;各种各样奇怪的错误的理解都出现了,这让我非常欣慰!但即便如此,也还是有至少 4 个人的回复是正确的……
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下面我会简单讲一讲我对这段中文文本的理解和我的疑问,然后贴出英文原文并给出作者的原意,最后再随便谈一点我的思考. 大部分内容可能会很无聊,有正事要做或不感兴趣的话看到这里就可以了!对英文原文和作者原意感兴趣的可以直接点击跳转.
我阅读过程中的思路:想法、理解、疑问与转变
背景:一共有 C、S、L、M、K 五个人,K 失踪了,C 在早晨找了一次 K 但没找到. 现在是上午,剩下的四个人商量行动.
“我准备回要塞,补充给养.” L 说.
“我不喜欢大家分头行动,” S 说,“我们可以一起回去.”
M 抱起双臂,“应该留个人在这里,做好 K 回来的打算.”
“我觉得,” S 说,“我们应该在离开前,去山谷的其他地方找找看. C 今天早上只去了独碑附近,后面还有很远的地方.”
“我同意,” L 说,“我们得赶紧去,不然就太晚了. 我想去要塞带点补给,并赶在夜幕降临之前回来.”
目前一共出现了三个地点:当前谈话的位置、要塞、山谷. 而且根据前四句中的“回要塞”、“回去”、“回来”、“去山谷”、“去独碑”几个词,可以知道所有人的行进方向:他们是从要塞来到了当前谈话的位置,而山谷是一个更未知、更远一点的地方;根据第四句可以推断 K 失踪的地点在山谷里,很可能在独碑附近,而独碑在山谷里.
最让我疑惑的是第五句 L 所说的话. ta 先说“我同意,我们得赶紧去,不然就太晚了”,这是在回应 S 的提议,所以这里的“去”指的一定是去山谷里寻找 K. 但是这个“太晚”我就有两种理解了:一是说,越早行动越能成功找到活着的 K,要是拖延时间的话,K 可能会出意外死掉,那就太迟了;二是说,天就晚了,就天黑了,而且 ta 下一句还说 ta 想“赶在夜幕降临之前回来”,这让我更倾向于“天黑”这种理解.
L 下一句说“我想去要塞带点补给,并赶在夜幕降临之前回来”,这让我很疑惑,对接下来的安排也有了两种理解:
- L 和其他人分开行动,独自回要塞拿补给再回到当前谈话位置,其他人则一起去山谷寻找 K;
- 所有人一起行动,一起去山谷里寻找 K,找完 K 回来以后 L 还想回要塞拿补给(一个人去还是一起去到时候再说).
但这两种理解都有点奇怪:
- 如果是第 1 种,L 和其他人分开的话,ta 应该说“你们得赶紧去,不然就太晚了. 我想去……”,或者 ta 也可以说“我们得赶紧去,不然就太晚了. 不过我想去……”. 更何况 S 说了想要大家一起行动;
- 如果是第 2 种,大家先一起去山谷的话,我不明白 ta 为什么要在这里说第二句话. ta 完全可以不说,一定要说的话也可以加上一个“然后”,比如:“我们得赶紧去,不然就太晚了. 然后我还想去……”. 根据我个人使用中文的感觉来看,L 直接说的这个“我想去要塞带点补给……”指的是 ta 现在想要去要塞.
因为上面这两种可能性我最后都觉得说不通,于是我又想,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呢?我又重新读了一遍,现在第四句“我们应该在离开前,去山谷的其他地方找找看”我也不明白了:这里的“离开”是指什么呢?
按我第一次读的想法,回要塞拿补给就是“离开”,所以 S 的提议是先去山谷里找 K 再“离开”去要塞拿补给. 可是最后一句里 L 说拿完补给后还要回到这里,还会回来的离开能叫“离开”吗?更何况 M 还提议有个人留在这里,有人留在这里等其他人拿补给再回来的离开能叫“离开”吗?于是我又有了新的理解:
第四句 S 的提议中“离开”指的是真正的离开,也就是回要塞拿补给,然后回到这里,大家带着充足的补给继续往前走的那个离开. 这样就说得通了,离开前要再找找 K 嘛!但这个“之前”并不是说邻近离开了再去找,反正离开之前记得找一次就行了,你现在去找也行,拿了补给回来去找也行,拿了补给回来在这个地方再多待几天之后再去找也行,反正离开之前去找就行了!
这么一来,第五句就说得通了,L 说 ta 同意,不过 ta 建议早点去,不然去得晚了 K 就死了,也就是说“晚了”的理解应该是第一种,就“迟了”. 不过这个“早点去”并不意味着现在就去,反正别太晚就行. 那现在干嘛去呢,ta 想去要塞拿点补给. 究竟是大家一起去要塞拿补给,还是留人在这里守着 K 以防 K 回来就没有说了,反正就是要先去拿补给,拿完补给回来以后,如果 K 没有回来,那么在离开之前,尽早地去山谷里寻找 K.
以上就是我完整的思考过程了!如果有人有耐心看了,真的非常感谢!是不是挺无聊的?那些过程明明就发生在一瞬间,读第二次重新理解也就是不到半分钟的事,写起来好复杂!可怕的是,最后我的理解还是错误的!
英文原文以及正确的理解
我先不把作者的原意写出来,先给出英文原文. 大家可以看看读这个英文原文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理解!建议先读英文原文,先不看我的想法,以免影响独自判断!
“I’ll walk back to the Keep and find some rations,” said L.
“I hate to split up the group,” said S. “We could all return.”
M folded his arms. “Somebody should stay here in case K returns.”
“Before anyone leaves,” said S, “I think we should search the rest of the valley. C didn’t check far beyond the Monolith this morning.”
“I agree,” said L. “Let’s get to it before it gets too late. I want to get provisions at the Keep and return before nightfall.”
“我准备回要塞,补充给养.” L 说.
“我不喜欢大家分头行动,” S 说,“我们可以一起回去.”
M 抱起双臂,“应该留个人在这里,做好 K 回来的打算.”
“我觉得,” S 说,“我们应该在离开前,去山谷的其他地方找找看. C 今天早上只去了独碑附近,后面还有很远的地方.”
“我同意,” L 说,“我们得赶紧去,不然就太晚了. 我想去要塞带点补给,并赶在夜幕降临之前回来.”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我个人觉得英文原文更好理解一些. 以下这些部分是我觉得中文翻译“没那味儿”的地方:
- split up the group - 大家分头行动. 四个人两两组合算不算“分头行动”呢?但两两组合肯定算“split up the group”了吧?
- We could all return - 我们可以一起回去. 看中文的话 S 和 L 一起回去好像也行?那个“all”感觉没出来.
- Before anyone leaves - 我们应该在离开前. 第一是这个 anyone,第二是这个 leaves,我感觉读英文的话会很好地理解成是去要塞,不会出现我最后那个巨大的错误.
- before it gets too late - 不然就太晚了. 我感觉读英语的话不会产生“天黑了”这种歧义.
现在揭晓一下作者的原意,也就是在小说的后续情节里,他们是怎么行动的:
四个人一起去山谷找 K. 找完 K 以后 L 再回要塞拿补给,发展到这里的时候有个人自告奋勇和 L 一起去了. 不过仅凭上面几句的话,我觉得只要理解出了他们四个人立刻马上,一起去山谷就算是正确了. 是不是真的很像英语的阅读理解?
看看大家的理解
按照回复顺序展示一下各位象友的理解吧,我觉得还真挺好玩的. 我觉得哈,象友 1、2、9 算是正确理解了作者原意,象友 4 几乎理解对了;象友 6、7 都说 C 被留下了,象友 8 也对 C 的存在感表示有疑问,这应该是我的锅,我没有交代清楚!
在小说中,还有一个另一个角色 D,一共有 C、S、L、M、K、D 六个人!对话发生时,C 和 D 正在另一个地方干别的事情,因为对话中提到了 C(早晨 C 去找 K)了嘛,我就只把 D 隐去,保留了 C. 这场对话结束后,S、L、M 三人见到了 C 和 D,然后 L 解释了计划,C 和 D “同意并打算加入行动”. 我这里的缩减可能影响到了一些朋友的判断,对不起!
有些朋友想得很复杂,可能是因为我没有介绍来龙去脉,以为是剧本杀之类的了!如果我能说一下这是一本小说中的片段,也许会好一点!对不起!
象友 1:
我觉得接下来的行动是去山谷周围看看这样
象友 2:
大家赶紧出去到山谷其他地方找找看,然后回要塞补充给养,然后回到原地。(也许会留一个人等K以防大家走岔路,但这部分没有得到其他人的认同不确定)
象友 3:
接下来我会用“原地”这个词来指代C、S、L、M四个人对话时所在的地点。
鉴于“大家就都同意了”我将假设对话中出现的所有条件得到了满足。
第一种预想
C、S、L三人首先前往要塞取得补给,返回到“山谷的其他地方”寻找K的下落,M则留在“原地”以防K自己回来了。C、S、L三人不论有没有找到K都将在夜幕降临之前返回“原地”。
第二种预想(进行了一点情绪和体力上的考虑)
M、S、L三人首先前往要塞取得补给,返回到“山谷的其他地方”寻找K的下落,C则留在“原地”以防K自己回来了(因为C在早晨已经找过一次了,可能累了。M并没有指定自己想要留在“原地”,排除掉有强烈意识的S-想要一起行动、L-想要回要塞。在全员的需求得到满足的条件下这样的安排也是可能的)。M、S、L三人不论有没有找到K都将在夜幕降临之前返回“原地”。
象友 4:
一开始觉得要回要塞去,但是这样跟后面好像就矛盾了
所以我感觉是,他们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K走丢了,他们要先一起去更远一些的地方找K,可能要留一个人在原地等K,之后L要回要塞拿补给,在晚上之前赶回来,然后他们再一起回去
象友 5:
M留在原地扎营,L独自返回堡垒拿取补给与M汇合,C和S进一步搜索,最后与大家汇合
象友 6:
- C留下了,SLM一起去山谷的其他地方找人并一起去要塞带补给然后“回来”
- C留下了,SLM一起去山谷的其他地方找人,找人后S和M一起回到C那里,L独自回要塞带补给然后“回来”。
象友 7:
请问“大家都同意了”是指最后的行动同时满足了所有人的诉求吗?
如果是的话,我的答案是:C作为没参与对话的被留下了hhhh。LMS分散去其他地点寻找K,某个时间点集合一起回要塞取补给,最后在天黑前回C处。
象友 8:
第一次看,觉得是大家都同意要去找,但是发现没看仔细,L的话很有歧义,夜幕降临究竟是从哪回到哪。
然后越看觉得越乱… :blobsweats: 勉强得出结论:S和L一起,先回要塞带补给,然后去找,并在夜幕降临之前回到谈话地点,M可能留下也可能跟着一起
疑问:这对话里面只有L、S、M三个人诶,哪有四个人商量行动
象友 9:
四人准备离开现在的所在地前去山谷其他地方找K。如果没找到,L和S准备回要塞补给,C和M中将有一人被留在原地等待,一人随L、S回要塞,L和S以及上述不确定的一人会于夜幕降临前返回原地
象友 10:
L和S一起回要塞取补给,并在夜幕降临之前回到目前的地点;M留在原地等待可能回来的K;C去独碑后面更远的地方继续寻找K。
象友 11:
M和随便一人原地等,另外两人去更远的地方找。然后,L和随便一人去取补给,剩下两人原地等。
我的一些思考
- 人和人真的不一样!回复的这 11 位象友就是非常好的例子!他们对一段(没有说得非常明白的)话有着如此不同的理解!我和我的朋友也是例子,我的朋友能够顺利理解,我却不能!这告诉我们,理解其他人是很难的!不理解的时候问一问别人,不要急着下定论;自以为理解的时候也最好互相确定一下,尤其是在要做出重要决定之前!
- 一句话说出口就有可能产生误解,别人理解错了我的意思也不一定是别人有问题,即便有人理解对了,也不代表所有人都能理解对!别人理解错了我就再好好表达一遍!尽量让自己的话没有歧义!
- 还是数学好!我怀疑歧义可能是自然语言的一个缺陷……
- 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很难很难.
- 有能力的话还是看原版书比较好……
- 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不同的读者在面对同一本小说的时候产生的不同的理解很可能本质上来自于语言的歧义性. 而试图去破解它显得很无聊. 我觉得我写这么一篇文章都很无聊,能找到 11 个人陪我一起做这么一个小游戏已经非常难得了(再次感谢),也就只有中学时代可以在语文老师的带领下全班一起非常认真地研读一篇文章,去扣里面的细节;长大以后就没有这种机会了,一是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没工夫花那么多时间在读书上,二是中学时代一起研读的都是很短的篇幅,五千字顶天了,很难想象对一个长篇小说这样去处理. 更何况,有些小说也没有仔细研读的价值吧?
- 其实电影也差不多,我常常看完一个电影后觉得自己没有百分百看懂,有些镜头看不明白,或者产生了多种理解……而且对于电影,原因会更多:表演不到位、脸盲、一个镜头太快(毕竟读书总可以自己控制节奏)、为了最后的反转而故意埋下的伏笔等……而且我看电影究竟是为了啥呢,为了获得娱乐的话看一遍就得了呗,理解个大概就行了呗,但可能是我性格的原因,总是想尽可能地去理解创作者的意思,把细节也都搞清楚!可要是这样的话,恐怕就得拉片了,时间又是那样宝贵……
- 哎,真是不知道人类到底要如何面对这世界上这么多的文艺作品!我想我的问题就是太较真儿!可是不较真儿的话我是真的很不爽!可能只是“度”的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