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度嘟文精华展 - 2021 冬
前言
谢谢你点了进来!这里除了有嘟文精选,还会简单写写发嘟的前因后果,以及少许的未来计划. 对于陌生的路人,这是一个了解我的窗口;对于已经关注我的人,可以了解一些“幕后故事”;对于我自己,这是一个回顾过去、着眼未来的机会.
2021 年 10 月 18 日至 2022 年 1 月 17 日,一共发嘟 648 条,原创嘟文 414 条,包含媒体文件的 118 条. 精选了 105 条.
云
这个季度开始了新的博物学习计划,而这次学习的对象是云.
#博物学习 停了一个月了,还是要慢慢地把原来的习惯捡起来~
之前说要学习 #云 的时候,就有象友给我推荐了国际云图集,这网站做得太好了!
网址是:https://cloudatlas.wmo.int/
《国际云图集(ICA)》是一本书,是由国际气象组织(WMO)负责的,1896 年出的第一版,然后在 1975、1987 年做了一次更新(1975 出了卷一是文字,1987 出了卷二是图片).
四十多年间人类对气象的认识不断刷新,网络也在这个时候发展起来了,WMO 就决定更新这本 ICA 并把它放在网上,于是就有了新版,通过上面的网址就能读到它了.
这个网站是香港天文台搞的,超级棒!我今天浏览了一下午!它本质是一本书,但它却是一本能互动的书,阅读体验超好,尤其是那些配图,点开之后可以看到图片的各种信息,比如拍摄地的经纬度、摄像机方向,有些还附带当时的卫星雷达图、大气图等,图片的介绍里有些蓝色的关键词还可以点击,点击后图片上就多出来一个红框告诉你它说的是哪里,真是太用心了!
这网站有英、中、法、俄、西、阿六种语言,我还打算以后用它学法语 :0120:
笔记是大气现象的一般分类:
先来一个无聊投票,关于熔岩灯(lava lamp):
本周 #云 开始看象友推荐的书《The cloudspotter‘s guide, the scienc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clouds》(ISBN:9781101203316)
这本书很棒呀,如书名所述,它除了讲科学还讲文化,有宗教、艺术什么的. 不过我只对科学感兴趣,宗教艺术的部分我都随便一看,以后也不会在嘟文里提及.
本周看了第一章,积云(Cumulus),这就是十云属的一个属了,十次也就全学完了,真快啊!
积云就是我们平时一提到“云”最先想到的那种,像是棉花糖一样的,在低云族,也就是它们的高度很低.
积云分为四个云种(Cumulus fractus 碎积云、Cumulus humilis 淡积云、Cumulus mediocris 中积云、Cumulus congestus 浓积云). 碎积云非常小、边缘不规则,比较破碎,后面三种积云如果不发展的话,一般 10 分钟左右就会变成碎积云.
后面三种积云边缘稍微清晰一些,区别:淡积云宽大于高、中积云宽等于高、浓积云宽小于高. 淡积云和中积云不会降雨,浓积云可能降.
(转下条)
(接上条)
一般一个中型的中积云有 1 立方千米那么大,重 220 吨,本质就是一堆水. 那么重的水,是怎么形成的呢?
根本的原理就是热对流(thermal convection currents),这是积云的灵魂. 简单来说就是太阳的热量照在地上然后反射产生热量,这些热量会让空气上升,空气中的水聚集在一起就成为了积云. 书在这里举了熔岩灯(lava lamp)的例子,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熔岩灯,去网上查了半天……
像小山的阳面比阴面更能产生热对流,所以小山阳面上空更容易产生积云;陆地比海洋更能反射热量,所以茫茫大海上如果有一座小岛的话,经常会看到小岛上空有一朵积云. 这就是一个很棒的知识:当我们遭遇海难在大海中漂泊时,如果突然看到远处有一朵积云,我们就应该朝那朵积云游泳!因为那里会有一座小岛!
老鹰会朝着积云去飞,因为热对流能帮助老鹰上升.
印度教和佛教好像是认为云是大象的表亲,而云又能带来雨水,他们那里处在热带需要雨水,所以他们会崇拜大象……
(转下条)
(接上条)
后面三种积云是能转化的,也就是淡积云变成中积云,中积云变成浓积云,也就是说她们会长高!长高是为什么呢?热对流就无法解释了……
这里的物理原理是潜热(latent heat),就是液化过程会散热,云中的水气液化散热,云变得温暖,然后膨胀,浮力增加,这样它就能继续向上生长,这也是为什么积云的上部会多出来一个小帽子一样的东西.
积云的长高是随机的,只有在底层大气水分比较多、太阳足够热、云层上方的空气足够冷的时候积云才能长高. 如果在积云上空出现了 temperature inversion(就是越高,空气的温度反而越热的情况),那么积云就不能长高(因为潜热让云变暖后,它膨胀了,却不能比上方的空气更暖,它就没有获得浮力),只能横向扩散,变成碎积云了.
浓积云也可以长高,但浓积云长高后就不叫积云了,而是叫积雨云,那就是另一个云属了,下次再介绍. 积云转化为积雨云在热带每天都在发生,但是在温带就不是很常见. 总之如果看到积云,那么这就是一天的好天气,不过如果在中午之前就看到积云发展成为了浓积云,那么下午是有可能下阵雨的.
如果需要看图片的话可以看我上次介绍的国际云图集:https://cloudatlas.wmo.int
顺便吐槽一下,这个网站直接看英文版的比较好,中文版的翻译有点差……比如:
The classification of clouds has ten main groups, called genera. Each observed cloud is a member of one, and only one, genus.
云的分类有十个主要群体,称为云属。 每个观测到的云都是其中的一种,只有一个云属。
(是且仅是)
A variety may be common to several genera, and a cloud may show characteristics of more than one variety. When this is the case, all the observed varieties are included in the name of the cloud.
多个云属可拥有同一个云类,而可能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云的名称可包含所有观测到的云类。
(这主语真的翻清楚了吗)
(转下条)
(接上条)
还有个最最最离谱的错误是 2.1.5.2 小节的标题 variety 应该是云类,中文翻成了“云种”,就是这页:https://cloudatlas.wmo.int/zh-hans/abbr-and-symbols-of-clouds-table-varieties-supp-acc.html
应该为:云类、补充特征和附属云
其实还想吐槽这个“云类”的翻译,初学者很容易感到困扰,看英文的话就清楚很多:Genera、species、varieties,就是分类学里面的属、种、变种,虽然云的 variety 和变种不太一样,但翻成“云类”就很奇怪. 另外对双名法熟悉的话,英文就非常简单,属名 + 种加词,中文就有点不自然,虽然前置之后也差不太多,但作为初学者很容易产生疑问.
本周 #云 继续读《the cloudspotter’s guide》第二章:积雨云(Cumulonimbus). 这一章穿插着讲了一位飞行员 Rankin 从积雨云上降落的故事,比较完整,语言有点浪漫.
积雨云就是特别特别高,大概从 600 米能长到 18000 米,内部能量巨大,被称为 the king of clouds. 一般确定它最好要从 80+ km 以外去看,它上面是白色的,只有底下是黑色的. 从积雨云底下看的话可能会和雨层云(Nimbostratus)混淆(因为雨层云整体都是黑色的. 不过雨层云更低一点,而且水平分布更广一些),当然如果伴随着冰雹、闪电、雷鸣或者是强风,那就不用犹豫了,肯定是积雨云. 积雨云总是会带来这种极端的恶劣天气.
积雨云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1. 云层周围有温暖潮湿的空气可以;2. 对流层的风要随着海拔越高而越大,要能把积雨云吹歪,这影响了积雨云的寿命,因为如果积雨云直上直下的,降水垂直落下时会冷却空气,这就阻止了积雨云继续向上生长,杀死了它;3. 随高度增加,温度变冷的急剧程度也要增加,不然它也长不上去.
(转下条)
(接上条)
第三个条件就是上次我们讲的那个积云的原理,只有上面的空气冷,云的空气热,它才能获得浮力向上生长. 这里还学到另一个知识:对流层的顶部温度基本恒定,往上不再变冷,甚至到了平流层温度还会再高一点,这也是为什么积雨云最高就只能达到对流层顶(thermal ceiling),积雨云到达那里后会形成一个叫 incus 的东西,是铁砧的意思.
积雨云很少单独行动,一般都是成群结队地,一朵单独的积雨云可能能持续一个小时,但一般一个积雨云消散时会在它前面长出一个新的积雨云来,所以雷暴的时间会更长一点. 描述这种积雨云的单位用的是 cell,感觉很有生命力的样子.
然后讲了积雨云下面的两个种,分别是秃积雨云(calvus)和鬃积雨云(capillatus),还简单提了一些常见的附属云、附加特征等. 实话说我看了很多国际云图集里面的照片,我不是很能分得清,甚至我有时都分不清积雨云和浓积云 :0520: (有点挫败)
讲了雷鸣和闪电的原理,提了 sprite 等三种特殊的闪电. 还有一句俗语:be on cloud nine,表示“非常幸福”. 没地儿写了感兴趣的象友自己去看为啥吧!
本周 #云 继续读《the cloudspotter’s guide》第三章:层云(Stratus). 这作者词汇量好多啊,我感觉我是在学英语……另外还讲了医学和建筑(我到底在学啥
层云就是那种我们觉得阴阴沉沉的、整个天空灰蒙蒙的那种,另外雾也是层云的一种. 这个云属下面只有两个种:雾状层云(nenulosus)和碎层云(fractus). 前者是最常见的,后者比较少见,是低空中灰色的、均匀的碎块,像是碎积云,但不由热对流形成而由湍流形成,轮廓变化非常快.
按 varieties 分又能分成三种:a. 蔽光层云(opacus)、b. 透光层云(translucidus)、c. 波状层云(undulatus). 前两种常出现,区别是能不能看见太阳或月亮的轮廓,最后一种不常出现,是那种天空中的波状的.
我们已经知道所有云的原理都是空气冷却,里面的水液化形成小液滴. 之前两周看的积云和积雨云的冷却过程发生在空气的热对流上升中,而这周的层云,其空气冷却过程却是大面积的,是整层空气的同时上升.
(转下条)
(接上条)
这条来讲一下雾,毕竟雾也是层云嘛!首先呢,雾有两种类型:一种是 fog 另一种是 mist,区别是水滴的大小和密度,不过我们判断的话根据能见度就行了,能见度小于 1000 yards(900 + 米)叫 fog,1000-2000 yards 的叫 mist.
然后不管哪一种雾,根据形成的类型又可以分成好多种,比如 advection fog(平流雾?)、radiation fog(辐射雾?)、steam fog(蒸汽雾?)、upslope fog、vally fog、freezing fog 等等. 主要讲一下前三种吧,比较常见.
advection fog 一般发生在春天或初夏的海面上,也叫海雾,它的形成就是那种乌泱乌泱地就来了的那种,是空气吸收了温暖地方的水蒸气后,从温暖的地方飘到冷一点的海面上,冷却时形成小水滴.
radiation fog 只发生在陆地上,一般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地表的热量辐射出去变冷,从而冷却了静止的空气团形成的. 这种雾的形成中,天气晴朗(aka 空中没有别的云)至关重要,
(转下条)
(接上条)因为如果空中有云的话,那些云又会把热量辐射回地表,减少冷却的效果. 因为辐射过程挺慢的,所以夜晚要长一点,因此比较容易发生在冬天.
如果起了风,这种雾会与干燥的空气相混合,这种雾就消失了. 太阳出来后,地表被加热,这种雾会上升,吸收周围的热量,再次气化. 不过这种过程是从下往上的,作者举了个例子说他在澳大利亚的时候,有一天,雾结了人的脖子那么高,太阳出来以后,下面的雾慢慢就散了,一直到胸口,剩下胸口到脖子那么一小层,超好玩!
steam fog 和 advection fog 正相反,是空气从冷的地方飘到更温暖一些的水面上,因为水一直在蒸发嘛,因此提供了水分,这一般只在极地发生.
---
医学部分:
作者讲了一个 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季节性情感障碍?就是光照少的话人们会不开心嘛!女性比男性常见(青春期到绝经前常见因此可能与荷尔蒙有关),高纬度比低纬度常见,到这里我都还觉得挺正常. 但他转头说,在美国和欧洲这种冬天的情感障碍很常见,但在日本和中国,反而是夏天的情感障碍更常见,也就是人们夏天会不开心???真的吗?
(转下条)
(接上条)
再讲个建筑的,说个关键词吧,不细说了:2002 年,瑞士世博会,lake Neuchâtel,Liz Diller & Ric Scofidio,blur building. 简单说就是他们弄了一个金属框架,上面布满喷嘴,由计算机控制,根据温度、湿度、风向等,喷出 0.1 mm 的小水滴,弄成人造雾,这就是一种建筑了.
---
最后讲个地理对语言的影响. 在英语(中文)当中晴空万里是好的(blue sky thinking 天马行空),天上好多云就不太好(cloud hanging over sb. 阴云密布的心情);但在伊朗,他们说“dayem semakum ghaim”(你的天空充满了云)来表达你这个人很幸运,也就是说他们那里天上好多云反而是好的. 这是因为那里总是晴空万里,所以晴朗对他们来说没那么稀奇,也就没那么厉害. 还是挺有趣的哈!
本周 #云 继续读《the cloudspotter’s guide》第四章:层积云(Stratocumulus). 这一章非常文艺,先是 Aristophane 的喜剧《鸟》,接着是 Nicolas Reeves 发明的一种乐器叫“cloud harp”,然后又讲了斯皮尔伯格电影《第三类接触》中的特效制作,还有一些美国画家的风景画,最后提到了《格列佛游记》里的 Lapute. 好家伙,我一看,戏剧、音乐、电影、绘画、小说,真全乎啊……
当然了,重点还是科学!层积云就是低云属中剩下的那一属了,只要在低空中(2000 米以下),不属于之前讲过的积云(积雨云)和层云,那就是层积云了. 而且你看它这名字,就是介于层云和积云之间的云,一般就是低空中连着的一大片,变化飞快,神秘莫测. 它确实分了好多云种和 varieties,书里介绍了三个云种,但根据在线的《国际云图集》,目前已经有五个云种了;varieties 也非常多,有七种,我就不逐一介绍了,感兴趣的象友可以直接去看《国际云图集》.
(转下条)
(接上条)这条简单介绍一下层积云的原理,看它这脚踩两只船的名字,很容易记住它的原理有两种:一种是从积云发展而来,另一种是从层云发展而来.
从积云发展而来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那个 inversion 啦(随高度升高温度短暂升高),之前讲过的,积雨云上面的 incus 就是同一个原理. 积云如果遇到了 inversion 就会散开嘛,就有可能形成层积云.
从层云发展而来的话有好几种可能性,比如
a. 有风,风速很快形成了湍流;
b. 层云很薄,阳光投射下来加热了下面的空气,热气上升搅动层云;
c. 没风且层云很厚的话也不要紧,层云的上面反射太阳的短波辐射会稍冷,层云下面又吸收地球的长波辐射会变热,哒哒!于是又出现了下面热上面冷,这么一搅和,形成对流漩涡,就有可能变成层积云啦!
我发现云的原理一共也没几种,本质都是一个东西……有点没意思啊!
本周 #云 继续读《the cloudspotter’s guide》第五章:高积云(Altocumulus). 作者依然文字优美,还追忆了一波童年,令人感伤.
之前的四章(1、2、3、4)都是在讲低空中的云,从这一章开始的三章(5、6、7)都是中层高度的云了. 所谓中层,就是指对流层顶高度的一半,但由于对流层顶在不同维度高度也不同(赤道 18k,两极 8k),因此这个中层高度的云也并不都在一个固定的高度上.
如图所示,典型的高积云就是这种一片一片的有规律的单独的独立小云块,跟层积云一样(上周介绍的),也是分为类似的几个种和 varieties,比如蔽光、透光、漏光、重叠、波状、辐射、网状. 可以说,层积云高一点的话就是高积云了. 那么高积云再高一点呢?应该就是卷积云,但卷积云要第九章才会讲,这里讲了区分他们三者的办法:
第一种办法是用手指比较:把手臂举起,伸出三个指头,和一朵独立的单独元素的云去比,如果云比 3 根手指还要宽,那可能就是低层的层积云;如果云还不如 1 根手指宽,那可能就是高层的卷积云;如果介于之间,那就可能是中层的高积云了.
(转下条)
(接上条)
第二种办法是看阴影:当上空非常晴朗,阳光直射云面的时候,如果云层下方有非常暗的阴影,那就是低层的层积云;如果有明显阴影但是一点都不重,那就是中层的高积云;如果完全没有阴影,那就是高层的卷积云了.
高积云还有可能会和低空云族中的积云中的一个叫淡积云的类混淆(积云和淡积云见:https://1234.as/@zero/107197039478977106 ),但如果一种云下面出现了一些细丝,像水母一样(见本串上条的配图),那就一定是高积云,那个细丝是它的一种可能的附加特征,叫 virga,是降雨或降雪但没有落到地面上就已经蒸发了的现象,而积云,尤其是淡积云是肯定不会降雨的.
在本章的开头,作者重点介绍了荚状云(lenticularis)的形成原理,这个是非常有趣的.
首先,这个“荚状”是一个种加词,这个概念是我编的但其实就是这么一回事,描述一个动物、植物的学名的那个二名法不就是这样吗,属名 + 种加词. 层积云云属下有一个云种叫荚状层积云(Stratocumulus lenticularis),高积云云属下面也有一个云种叫荚状高积云(Altocumulus lenticularis).
(转下条)
(接上条)
这个荚状云,本质上是一种 orographic cloud,orographic 的意思是“山的,山的形状的”,不过我查了一下中文翻译是叫“地形云”(还有个地形雨嘛). 所谓 orographic 云,就是气流遇到山丘或山脉受到阻碍而不得不继续升高前进所形成的,过程就是山上气压稍低,气流膨胀、变冷,水蒸汽凝结成小水滴.
而这个荚状云就是这样,气流在山顶边缘呈波形运动,因为气压的原因形成了驻波(我查了一下,应该和马赫环的原理是一样的,扩展阅读:https://zhuanlan.zhihu.com/p/95730478 ),这种驻波的波峰比山还要高,在适当的条件下,每个波峰都可以形成荚状云.
这个荚状云最神奇的一点是,即便有大风也吹不走它,它就好像在那里停车停稳了一样!实际上,空气还是在动的,但所有的空气都是在上到波峰时凝结成水滴,水滴继续前进,从波峰下来以后又蒸发成水蒸汽,液化和气化的位置固定不动,因此宏观看上去就是荚状云云静止了. 给大家看看荚状高积云的图,像飞碟一样:
(这些图都是《国际云图集》上的:https://1234.as/@zero/107117244084512781 ,大家可以去上面玩!)
本周 #云 继续读《the cloudspotter’s guide》第六章:高层云(Altostratus). 如本章标题“the mid-level layers, known as ‘the boring clouds’”所述,这种云在中间层,然后它非常无聊(如图二)……类似无聊的还有在低层的层云(Stratus,如图一)(https://1234.as/@zero/107355612383040324 )和在高层的卷层云(Cirrostratus,如图三)(第十章才讲),都是这样灰蒙蒙的一片. 之前的五章每一个云属都花了 9% 的篇幅来介绍,到了这个高层云,只用了 4% 的篇幅就讲完了,即便如此,我读起来还觉得作者左拼右凑有凑字数的嫌疑.
从上周的“积云-高积云-卷积云”到这周的“层云-高层云-卷层云”,大家想必看出来了,中层的云名字里有“高(Alto-)”,高层的云名字里有“卷(Cirro-)”,这是为啥呢?因为起名太卷了吗 :0520: 其实这是因为 1855 年法国一个天文台台长 Émilien Renou 给中层云起名时用了“高”字,后面就延续下来了.
(转下条)
(接上条)
我们之前讲层云的时候就提到,层云由小水滴构成,雾也是层云的一种;卷层云则是由小冰晶构成;那么对于高层云呢?小水滴和小冰晶混合构成 :0520: 水和冰各占多少呢?看温度. 什么颜色呢?看厚度. 下不下雨呢?都行,薄一点的不下雨,厚一点的也能下连续的小雨或小雪. 超佛系……
于是分辨它就超级难,没啥好办法,最精确的办法就是飞上去测量高度,但对于我们普通人只有几个小规律. 比如对于薄一点透光的云来说,可以看太阳,如果太阳周围产生了光晕(halo),那就肯定是卷层云,因为光晕需要冰晶. 高层云可能会有 a solid disc of the corona,但有这玩意也确定不了,卷层云也有可能有. 看阴影也是个办法,阳光透过卷层云会使物体产生影子;高层云会让太阳很模糊,阳光透过高层云不会在物体后面产生影子. 如果高层云很厚的话就很困难了,和低层的层云很难区分.
高层云非常无聊以至于下面不分种(species),倒是分了 5 个 varieties:透光、蔽光、重叠、波状、辐状,跟之前一样.
(转下条)
(接上条)
然后作者讲了光的散射之类的,讲了为啥天空是蓝色的,云是白色的,晚霞是红色的. 这个大家应该物理课都学过,而且网上很容易搜到. 作者写这块儿的时候还讲了一只天鹅的故事,搞得我以为我在看《动物世界》. 最后还提到“浪漫现象”与“物理科学”之前的矛盾,作家 Thoreau 和诗人 Keats 都被拉出来吐槽……太逗了,太逗了 :0120:
有个古老谚语:Red sky at night, shepherd’s delight; red sky in the morning, shepherd’s warning. 我一看,这不是中国也有一句嘛:“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看着像是两个文明分别独自发现的 :0560: 这句话的道理在于,温带地区的气象系统趋向于从西向东移动(由于两极温度极低以及地球自转的共同影响,说实话我是没看懂两极温度在这里有什么影响),有晚霞,说明西边没有云(不然降落的太阳照不到这里),没有云就是好天气,好天气就要来了;早霞的话东边没有云,说明好天气已经走掉了.(但我不明白为啥好天气走掉就意味着坏天气要来,也不一定交替分布啊.)总之谚语不是百分百准的哈!
本周 #云 继续读《the cloudspotter’s guide》第七章:雨层云(Nimbostratus). 雨层云就是阴天下雨的那个云,但别跟积雨云弄混了:雨层云由高层云变厚发展而来,范围广大,铺开好几千米远,它下雨/雪稳定、持久,淅淅沥沥下好几个小时;积雨云由积云升高得到,只有一小片,下一会儿就停了,而且可能伴有大风、打雷、闪电、冰雹什么的. 雨层云也非常无聊,不仅没有 species,连 varieties 都没有!
这章的重点是:雨是怎么产生的?我们都知道,云的本质就是小水滴,那为啥小水滴不会落下来呢?这是因为小水滴太小了,像不降雨的积云,里面的小水滴只有千分之五毫米,它们在空气里就像蜂蜜里的小石子,所以能在天空飘着. 只有小水滴凝聚在一起,变得很大了,才能降落下来. 而这种凝聚在一起,其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凝聚成大水滴;另一种是先变成冰,下降的过程中再融化成雨. 最关键的类比都是牡蛎和珍珠:一粒沙子进入牡蛎,牡蛎觉得硌得慌就分泌东西裹住沙子.
(转下条)
(接上条)
第一种是聚成大水滴的方式,这需要一种东西叫凝结核(condensation nuclei). 能做凝结核的东西很多,在海上可能是小盐粒,在陆地上可能是各种尘埃,泥土尘埃、矿物尘埃、植物尘埃等等,一般小于 0.001 mm,燃烧产生的烟雾也行(火积云 pyrocummulus 的形成),这些凝结核就像是牡蛎里的沙子,让小水滴附着在上面变大,形成云. 然后云形成后继续越变越大,15-30 mins 后可产生降雨. 但这种情况不多见,更常见的降雨都是第二种:先变成冰后融化的.
第二种就比如发生在这个雨积云上,云层上面温度很低,低至零下了,但那些小水滴并不结冰,它们需要一种结冰核(icing nuclei),这个结冰核类似于牡蛎里的沙子. 高空中的小水滴对结冰核的要求很高,结冰核要比凝结核大很多,0.005-0.05 mm 左右,而且得是岩石矿物材质的才行,天上哪有那么多正好的结冰核呢,所以那些小水滴就不结冰,就那么作为液态的僵持着,零下十几度也没在怕的. 这种状态叫做 supercooled state. 这个英文非常酷😎
(转下条)
(接上条)
但如果温度再冷一点,到了零下二十多度,它们就不那么挑剔了,遇到差不多的结冰核它们就结冰了. 它们的结冰过程是由外向内的,外面先结成固体的壳,里面还是液态,接着里面结冰,体积增大,把外面撑破,整个冰晶碎裂,成为其他 supercooled state 的小液滴的结冰核. 连锁反应就这样开始了,就像滚雪球一样,大家齐齐结成固态,固态又比液态更容易附着小液滴……足够大的时候,重力也足够大了它们就开始降落,穿越下面温暖的空气时融化成液态,成为雨降落到地面. 这第二种降雨过程是更为常见的模式,这个过程叫做 Bergeron-Findeisen process,因为最早是这两位同志最先研究清楚的.
降雨有很多好处,比如 desalinating the ocean,我理解就是去除海里的盐,让地球上有可以饮用的水;去除天空中乱七八糟的污染物什么的.
雨滴的形状不是眼泪的形状,见图,作者说坚持把雨滴画成眼泪形状的小孩应该受到惩罚(
还提到一位歌手 Frankie Lymon 和他的流行歌曲《why do fools fall in love》,我听了,20 世纪 50 年代的……
喜欢这条嘟的人还挺多,我给倒数第二段配了一幅插图 :0120:
这一章卷云因为书里介绍得有点让我云里雾里,这条嘟文中也反映了我的一些疑惑,所以这一条下面有很多与其他象友的互动,值得点进去看一下!
本周 #云 继续读《the cloudspotter’s guide》第八章:卷云(Cirrus). 从这一章开始的云都是高云族的了,名字里都带个“卷”字.
卷云都是由小冰晶组成,有着精致的条纹,而且互相之间都是独立的. 这是所有云中高度最高的云,也是运动速度最快的云,因为上面有强风. 但是由于离我们远的东西我们不容易观察到其运动,所以看上去是一个有点静止的云. 它有 5 种 species,4 种 varieties,我就不细说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图集:https://cloudatlas.wmo.int/zh-hans/cirrus-ci.html
这一章的重点是,卷云往往是天气变坏的前兆,然后讲了一种非常典型的 pattern,细节比较多,我直接把我笔记发上来了. 简单地说就是,如果天上出现了卷云,然后你背对着风向站立,如果卷云在往右走,那么这种模式就要出现了. 这个模式一共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层云的阶段,比较温和,会持续一天,云慢慢变厚,云底变低,依次出现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然后开始下雨几个小时,然后变成层积云,最后剩下积云.
(转下条)
(接上条)
然后第二阶段是对流云的阶段,这就比较剧烈了,几个小时就完成了,高积云变成浓积云,然后升高成为积雨云,然后哗啦啦下一阵暴雨,最后变成高积云、再回到卷云. 这个时候你要是背对着风向站立,天上的卷云就该往左边飞了.
上面这些就是实践中会遇到的一种典型的 pattern 了,但也不绝对,这两个阶段可能只发生一个,也可能两个阶段的强度不一样. 这给我们最大的提示就是:云是一直会变的,它不是我我们给分分类,现在天上的是什么什么云,明天天上的是什么什么云,不同的云之间会相互转化的.
原理当然也讲了,就是 Bergen 学派研究出来的关于极锋的理论,这在我高中地理课倒是学过,但是我一直也没学明白,今天看这书也不能说是完全搞懂了吧,因为他这书写得比较科普,有些东西正看到劲头上他就没了,我现在有一大堆问题……我查了半天也没查处个什么所以然来,中文搜的话都是高中地理,英文搜的话,我搜 Norwegians’ model 搜出一堆挪威的模特,看了看美女时间就过去了,我以后再搜一次(
这条写不下了,我下条简单写写我目前理解到的东西和疑问.
(转下条)
(接上条)
地球因为受太阳光照的原因,赤道热,两极冷,所以大气需要移动来平衡温差,而大气移动的方式呢,就是超级大的大气团,热空气团从赤道往两极走,冷空气团从两极往赤道走. (哦对了,第一条说的那个左边右边是在北半球哈)
然后冷热气团在 50-60 度纬度的地方相遇,造成了温度的不连续(我理解就是有个气温的骤然变化),然后这种气温不连续的地方就连成了一条曲线. 这条曲线叫做 polar front(极锋). 这个术语是来自战争,因为当时刚一战结束没多久.
这条 polar front 上方,在对流层高度有一个 jet streams,就是空气流得非常快,是从西往东的,这个东西导致了从纽约飞伦敦要比返回花费的时间多一个小时.
这个 jet streams 对 polar front 上形成的任何 kinks 和 ripples 都有重大的影响,kinks 的自西向东的移动解释了为什么云的变化有上述所说的那种 pattern.
我有很多疑问啊,首先我不太懂这个 kinks 是啥东西,感觉是一种能从地面上看到的东西,先不管他;(转下条)
(接上条)
其次就是为啥上面对流层会有一个 jet streams 啊?这个东西他没解释原理,就说是二战的时候飞行员才发现的,然后发现这个 jet streams 和 polar front 非常吻合,然后就不说了!!!我不懂啊!
然后继续说,他说 polar front 里面的 kink 如果被 jet streams 吹走,你就会在地面上感觉到明显的气温变化,先是冷空气被热空气取代,等 kink 路过的时候,热空气又被冷空气取代,云和降水就在这里产生.
我的疑问更多了,这和高中学的冷锋和热锋好像不太一样啊,首先我是不懂冷锋和热锋是在哪个高度上的,地面上的人感受到的风是这些冷空气吗?还是说冷空气和热空气是在对流层那个高度的?另外就是为啥先变热然后又变冷啊,这是发生了什么啊?
反正就是热空气密度低,路过海洋会携带水分,和冷空气相遇时,温差越大,湿差越大,云和降水就越明显. 作者还试图解释了一下为啥会看到那种 pattern 的两个阶段,我是没有看明白……可能我的英语阅读理解有点问题(
(转下条)
最后介绍了一个叫寿仲浩的中国人的工作,他根据卫星云图来预报地震,很有争议. 2003 年 12 月 25 日他成功预测了伊朗 6.6 级的地震,但也有人认为他这就是碰对了运气. 当然书里也找了一些古代传下来的各国的关于云和地震之间的谚语之类,也介绍了寿仲浩找到的 Chronicle of Lon-De County, China 应该是《隆德县志》里根据云的形状做地震预报的记录,寿仲浩自己还说他找到了固原市的地震记录(我查了一下,隆德县是固原市的,固原市在宁夏,我对中国很多城市都不太了解啊),说那个地震发生在 1622 年 10 月 25 日,意思就是人家隆德县早就开始利用云做地震预报了,还预测对了. 给这种现象解释一下的话,就是地震导致了地下水的升温,然后沿着裂缝喷出地表,然后就形成了云. 但批评他的人也有很多,比如美国一个什么局的科学负责人 Dr Lucy Jones.
这书是 2006 年的,当时还没有下定论,不知道 16 年过去了,现在学界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
(转下条)还有一个引用南宋中国作家的文段,我愣是没看出来写的是谁,还需要各位象友帮忙给集思广益想一想.
(接上条)
原文:
In 1156, the Chinese author Yeh Meng-te wrote: ‘Since I had plenty of leisure time, I usually rose early in the morning, and then with an empty mind concentrated on the beauty of the field, tree, rivers, mountains and clouds and I found that I could predict the weather right seven or eight times out of ten. Then I realized that in quiteness the universe can be observed, the inner moods felt and real truth obtained.’
我实在是没听说过这么一位 Yeh Meng-te 啊,他是谁啊?
哈哈亲爱的象友们,这段话真让我给找着了!
https://zh.m.wikisource.org/wiki/避暑録話
> 余无事常早起,每旦必步户门,往往僮仆皆未兴。其中既洞然无事,仰观云物景象,与山川草木之秀,而志其一日为阴、为晴、为风、为霜、为寒、为温,亦未尝不十中七八。老农以所更,吾以所见,其理一也。乃知惟一静,大可以察天地,近可以候一身,而况理之至者乎?
英文原文里“seven or eight times out of ten”感觉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我就打算把他的作品找出来搜“七八”这个词,然后我找到这个维基文库:https://zh.m.wikisource.org/wiki/Author:葉夢得
我实在是有点幸运地不像话啊,里面第一篇就是《避暑录话》,然后在这一篇里我一搜就搜到了!真是太省事儿了!
然后序里提到绍兴五年,查了一下就是 1135 年,但不是很能确定这篇《避暑录话》是哪年写的 :0560:
本周 #云 继续读《the cloudspotter's guide》第九章:卷积云(Cirrocumulus).
这一章其实内容不多,和其他积云比较在第五章已经讲过(见:https://1234.as/@zero/107434918045981669 ).
卷积云也是有类似的几个 species 和 varieties,没啥好说的,值得一说的还是那个荚状(lenticularis),比起第五章,这里补充了关于空气是否稳定的介绍. 书里讲得挺清楚的,先是区分了 air stable/unstable 和 atmosphere stable/unstable,然后用《豌豆公主》那个童话做比喻,进一步阐释了 lenticularis 的形成,超赞!我就不在这里说了.
因为波状卷积云(图一)也被称为“鲭鱼天”(mackerel sky),作者为了搞明白是哪种鲭鱼跑去菜市场看鱼了……感觉我在看 BBC 的纪录片……
结论是它像成年的 king mackerel(图二). 然后作者顺带觉得层状漏光高积云(图三)像鲤鱼(图四),自作主张给人家起名叫鲤鱼天(carp sky)还说这个称呼早晚会流行的……
互联网奇遇记
网上冲浪时看到的一些东西,也包括一些文章.
github 的这个 cn 用户(https://github.com/cn )是个什么来头啊,写着 CN 开放数据计划,看着很野鸡,但这个用户名很厉害啊,是谁注册的呢?
这条嘟文下面有象友做了猜测,可以点进去看.
扩展阅读:
Larson 的个人网站,里面有很多她的采访视频:https://larsonya.com/
Larson 的小说 The Kindest:https://storage.courtlistener.com/recap/gov.uscourts.mad.206189/gov.uscourts.mad.206189.1.3.pdf
Dorland 的信:https://twitter.com/kidneygate/status/1446982854425055239
这是当时网上有点热度的一个事件,我自然也是有一些想法,一直想写篇文章来着,最后还是算了. 其实我也没啥新颖的东西,我想说的网上都已经有人说了. 我的立场是倾向于 Larson 的——如果有人想知道的话.
聊聊肖邦钢琴大赛:专业与否的根本区别到底是什么?人生阅历如何影响音乐表达?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34y1m72c
这个 up 主做的音乐科普真好!言之有物,一点也不虚无缥缈,让我这个对音乐一窍不通的人产生了对音乐的兴趣!等我有时间我也要好好学习一下音乐,我要从物理学(声音)入手来搞这件事.
记个关键词:tonal harmony,有调性和声学
我发现我感兴趣的东西还挺多,这个调性和声学应该可以排到 2024 年了……
豆瓣上《兰心大剧院》的短评 :0090: 太好笑啦!
打算在淘宝上买一个手拧钻,说看看评论吧,也不知道好用不好用啊. 然后看到图一所示的评论:
> 挺好用的,拿到就给娃开了俩耳洞,不费力,就是需要一点点耐心。省了好多事,开心。
把我吓得一机灵!心说这啥人啊,怎么用这东西给孩子开耳洞呢………………………………
然后再点开配图才知道是怎么回事……真是吓到我了 :0190:
《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映后谈
https://mp.weixin.qq.com/s/qYsQDYNxDuBr_TwESnp6HA
提问的观众提了很多我自己就很好奇的问题,尤其包括素材量、收音等问题,我认为这个映后谈还是很有信息量的.
#我在看什么
https://youtu.be/BA3f_-J_Gmc
清朝的微积分课本,还挺好玩儿,微分和积分分别是用“微”、“积”两个字的偏旁“彳”、“禾”来表示;四则运算的符号除了乘法省略以外全都和现代/国际有点区别;幂的表示一样;ln 用的汉字是“訥”没想明白是怎么个道理……
一篇论文《晚清微积分的翻译与传播》:
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256802089
#我在看什么
一篇关于 Log4Shell 漏洞的很好的介绍文章:
https://sspai.com/post/70394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2626159
看到有些人搞了自己的人造语言我就也有点想搞,用来写点不希望被别人看到的东西听上去还挺有趣的. 不过理性地想一想就还是放弃了……
但是看别人搞出来的成果就觉得非常帅非常酷,简直中二度爆表了好嘛!
https://coolshell.cn/articles/10804.html
关于 x-y 问题的一篇文章,对我很有启发,里面包含有提问的智慧.
我发现 python3.10 更新以后语法错误的提示变得非常智能,非常人性化了:
它会说“did you forget xxx”、“Perhaps you forgot a xxx”、“Maybe you meant xxx instead of yyy”、“Did you mean: xxx”……
https://docs.python.org/3/whatsnew/3.10.html
太强了!现在的 python3.10 对初学者就比较友好了~
发现我的垃圾信箱里还有一封法语的诈骗邮件,我磕磕绊绊竟然读明白了!问题是,骗子是怎么知道我在学法语的呢?这邮箱我是用来和真人联系的私人邮箱,没用它注册过什么东西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太逗了
还发现了一个在长毛象上安利 Hugo(一个静态网站生成器)的绝佳的理由:
长毛象的官方文档是用 Hugo 做的:
https://github.com/mastodon/documentation
也许是安利
发现一个很厉害的东西,叫《现代汉语方言音库》,是侯精一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的一套书(https://book.douban.com/series/18281 ),记录了中国很多个地区的方言语音.
b 站上有一个 up 主叫杨粒硕(https://space.bilibili.com/229970732 ),在 ta 的投稿里搜索“现代汉语方言音库”就能够找到大部分这套音库的内容. 视频都分 5p,分别是语音、常用词汇、构词法举要、语法例句、长篇语料,画面就是书中的内容,有 ipa 标注.
除此以外 ta 还按照这套音库的格式找各地网友做发音人,自制了很多其他方言的音库,封面是风景照,视频画面里无 ipa. 想参与贡献的应该可以联系 ta 加群.
我不是搞语言学的,纯粹出于好奇,权当消遣娱乐. 顺便欢迎各位象友推荐其他语言的类似材料,比如英语各方言、法语各方言等等.
又是一个局域网下分享文件的网站,但这个不能用作剪切板:
http://cend.me/
这是一条回复,建议点开链接查看上下文,不要断章取义,并按照发言顺序阅读,避免先入为主. OP 询问是否有关于了解香港的材料,建议查看原嘟,那下边还有非常多其他热心象友的推荐.
@bageeeeel_go 前年朋友给我推荐了四本,《香港第一课》我看其他象友已经推荐过了,还有就是:
《香港模式:從現在式到過去式》
《香港治與亂:2047的政治想像》
《社運年代 : 香港抗爭政治的軌跡》
前两本都比较全面,吕大乐那书后面一大堆参考文献,要是感兴趣估计能看好久了;阎小骏那书的附录挺不错,是一个香港大事纪年表;最后那本是个文集,主要是谈雨伞革命的. 都可以从 libgen 上下载到电子版~
这是一条回复,建议点开链接查看上下文,不要断章取义,并按照发言顺序阅读,避免先入为主. OP 在思考番茄工作法是否适合自己的问题,建议查看原嘟看到更完整的讨论.
@unagi 一年前象上大家集体学习过一次,这是我当时发的嘟:https://1234.as/@zero/105588446400394425
反正也用不了多久,可以没事的时候随便看看,取自己所需即可. 一年下来,我也不是一直都在用这个番茄工作法,只有任务比较多的时候我会维护一份活动清单. 平时学习的话,我最近在用专注海洋:https://www.noxocean.com
的极限模式,就是翻转手机正向计时,挺对我胃口,仅供参考~
个人的瞎想与感悟
qt: https://wxw.moe/@udumbara/107132950432039822
我转发这条还是更想转发第一段,即:
> 我不喜欢和人在网上谈论时政、社会新闻的原因之一,是我所看到的许多言论,下结论都非常轻率,甚至可以说是草率。
原嘟后面所讲的故事其实可以从别的角度下结论,比如:要看一个人做了什么,而不是他说了什么.
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中,Elnakouri 等研究者让一部分受试者回忆了一件自己厌恶/不喜欢的对象,可以是某个人、某种社会现象、某个组织或某群人,并写下厌恶/不喜欢的原因和想起对象时的感受。之后,受试者对自己的生活意义感进行了评价,“当下,此时此刻,我感觉我的人生是有意义的/有清晰的目标/合理的/重要的”。与进行回忆前相比,回忆厌恶的对象让受试者在回忆后的人生意义感上升了。进一步的中介分析也发现,厌恶会增强与行为趋近系统有关的感受(如决心、热情、渴望)、削弱与行为抑制系统有关的感受(如困惑、不确定、矛盾的),进而影响人生意义感。
更有趣的是,如果对敌意的对象进行区分,只有集体性的厌恶(即针对某个群体、某种社会现象或某个组织)才会对人生意义产生影响。现实生活中也的确如此,集体性的厌恶更有可能提供一种包罗万象的人生目标,超越了私人仇怨的消极性。我们也总能看到人们热衷于加入到旨在消除某些外部群体、社会不公或邪恶组织的运动之中。
上面这两条都是我对长毛象或 SNS 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我正酝酿一篇文章来好好谈谈这件事,等我有空要把它写出来!
告解是披着宗教外衣的心理咨询. :0120:
麻烦时间充裕的朋友们阅读下面的文本,并回答一个问题,如果已经有其他象友回复了,请在阅读文本并回复之前不要查看其他人的回复,以免影响自己的判断!可能会需要 3-5 分钟的时间,谢谢啦!
背景:一共有 C、S、L、M、K 五个人,K 失踪了,C 在早晨找了一次 K 但没找到. 现在是上午,剩下的四个人商量行动.
正文:
---
“我准备回要塞,补充给养.” L 说.
“我不喜欢大家分头行动,” S 说,“我们可以一起回去.”
M 抱起双臂,“应该留个人在这里,做好 K 回来的打算.”
“我觉得,” S 说,“我们应该在离开前,去山谷的其他地方找找看. C 今天早上只去了独碑附近,后面还有很远的地方.”
“我同意,” L 说,“我们得赶紧去,不然就太晚了. 我想去要塞带点补给,并赶在夜幕降临之前回来.”
---
然后大家就都同意了. 请问他们四个人接下来的行动是什么呢?
如果有疑问/不确定/第一次读和第二次读有不同的理解等都可以说一下,总之畅所欲言就好了!谢谢谢谢!明天这个时候我会解释一下的!
解释写完了:
https://zero-mstd.netlify.app/c/
乱七八糟的,可以根据目录章节跳着看……
这是我阅读小说中的一个小插曲,也许挺无聊,也许挺有趣,可以点开第二条里面的解释文章查看详情. 第二条嘟文下面也有不少象友和我讨论相关的问题,值得点进去看看其他人的想法.
冬至点是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一个点,使得冬至点到太阳的连线垂直于地球自转平面与地球公转平面的交线.(?)
然后还需要指一个方向来排除夏至点,比如用地球自转方向的手向.
然后我发现冬至离近日点很近是一个巧合罢了,近日点其实可以是公转轨道上的任何一个点的.
之前的理解还不到位:
> 不是每个冬至时刻,地球都在近日点附近,这是由于岁差的作用,每年太阳经过冬至点的时候,地球的位置会比前一年更向后移动一点点,就是回归年周期不等于公转周期。关于岁差就不多说了,摊子铺得有点大(涉及陀螺运动,古人也很早就发现了,不过地球的轨道是个椭圆,以及其产生的影响要到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大定律才被人知道,其实是前两大定律发现时,这一年是1609年,比邢云路测定回归年周期略晚几年,邢云路他们不知道也是没办法的事)。
来源:https://www.zhihu.com/answer/19993113
---
先来记上一笔,关于天文历法相关我目前还有很多疑问,一部分是科学,另一部分是(各国)历史. 前者对我来说应该比较好学,后者可能困难一些,但肯定早已有人研究了这些内容,看到知乎同问题下另一个答案推荐了张培瑜的《中国古代历法》,看了下豆瓣上的评论,好像评价不错,可以暂定为 2023 年的业余爱好来学习攻克.
是的,这就是我排到 2023 年的兴趣爱好了……
这两条的背景是圣诞节看 Webb 望远镜发射.
找到了:
During the first day, we will execute the first and most important trajectory correction maneuver using small rocket engines aboard Webb itself.
望远镜带了一个小火箭来修正轨道.
来源:https://webb.nasa.gov/content/about/orbit.html
然后我还找到一张图,它的 steering 里有那个 reaction wheels 和 jets,但这图里没有标 rocket engines,那到时候还再分离一次 rocket engines 吗?
欧空局的科普,有点过于简单了,但这个完整的图示很不错,很有大局观!
https://www.esa.int/ESA_Multimedia/Images/2021/06/Webb_s_journey_to_L2
这是一条回复,建议点开链接查看上下文,不要断章取义,并按照发言顺序阅读,避免先入为主. OP 疑惑为啥很少能和人面对面进行深入的交流,建议查看原嘟,下面还有其他象友们的讨论.
@unagi 我感觉哈,口头语言不适合深度交流,人的思维太快,“真正的”理解又没那么快,说的人缺少沉淀,听的人也没法回味、倒带、比对.
我觉得有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人要如何处理专业以外的知识?应该以怎么样的心态去学习他们呢?
首先,人生暂时都是有限的,世界上的东西太多了,所以肯定得有那么一两个方向要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 那这个方向以外的知识该怎么办呢?比如对于我来说,大气现象学并不是我的专业,我是出于好奇/兴趣爱好才想要去了解的,可是一旦我了解了一点我就有了更多的问题(知道的越多,无知的就越多),这个时候该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呢?
点开维基百科,结果越看打开的页面就越多,想着自己与其这么看,还不如索性找本教科书系统地学一学,但我又不是学这个的,我自己的专业还没学好呢!
这个“度”应该在哪里呢?学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停下了呢?有没有一个判断标准呢?
我知道了,从一开始就不学就是最好的!成熟的人类应该学会按捺住自己的兴趣,专心致志研究自己的方向,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什么都想学,那么自恋有啥用呢!到最后还不是各个领域蜻蜓点水!!!!!
qt: https://o3o.ca/@injellyfish/107620143804547594
原来 wordle 在全世界都火了,我不想再爱了……还以为是只在长毛象上流行的呢!哪怕是最先在长毛象上流行也好啊!
长毛象什么时候能有点自己内部率先发起的话题啊!
乱七八糟的小事情
我有一个博客,从来没有推广过,没有任何人知道的,一直也就只有稀稀拉拉的两三个从谷歌来的访问量.
我刚刚一瞧,简直惊呆了!!!好像有人在 Facebook 上推荐了我的一篇文章,六个小时内访问量突破了 100+ :0080: :0080: :0080: :0080:
震惊!!好想知道是谁推荐的,Facebook 能全网搜索吗?
公交车上拍到的,笑死 :0120:
刚刚突然有一个瞬间我超级想用自动铅笔,记笔记、打草稿什么的全都用它!因为我只有小学用过自动铅笔,初中之后就一直在用黑色的中性笔了,而我小时候用的都是学校旁边小卖部买的那种一块钱一支的,质量都很差,用不了多久就坏了,而且那时候用的铅芯也不好……总之是想到人生都没用过好一点的自动铅笔真是遗憾,就开始在网上搜,看着那种一百多块一支的工程用自动铅笔好羡慕,差点冲动消费 :0120:
然后我就想到,铅笔写出来的字岂不是蹭蹭就糊了吗,于是我又开始看素描用的定画液……(快停下
竟然看到有人给自己的宠物狗起名叫“喵喵”,笑死了,这狗会有一个瞬间怀疑它的狗生吗?(比如在有猫在场的情况下,一个小朋友对着猫叫“喵喵”,然后狗以为是在喊它于是摇着尾巴冲向小朋友却发现小朋友叫的不是自己 :0120: )
收到了多邻国的邮件,好像是猴年马月之前点的“我的答案应该被接受”吧~
阳光,阴影,积雪,和八只喜鹊~
(昨天拍的)
安卓版 Firefox 的 version 94 搞了一个“休眠标签页”,两周内没有查看的标签就都放在里面,旁边还有一个删除的按钮.
我一狠心就点了那个按钮,我的标签页终于不是无穷多了!只有 6 个!我好轻松!感谢 Firefox 的新功能!(这下不用逼迫自己养成看完就关掉标签的习惯了 :0490: 那简直太痛苦了,因为我总觉得自己未来还会看的,虽然理智上知道我不会看了……)
⚠有虫警告⚠
怕虫的人请谨慎点开!
它有着长长的触须,有着非常强劲的后腿,一跳能蹦特别特别高,看见它那天着实把我吓了一大跳. 我还是第一次见这种昆虫,仔细查了很久,最后大约能够确定下来是叫:灶马蟋.
由于我的博物学习暂时还没有涉猎到 #昆虫 ,所以先这样随便发一下做个简单的记录. 照片拍摄于 8 月 26 日,还是暑假在家里.
站在路的正中间挡住我不让我走的灰喜鹊~
照片拍摄于 8 月 18 日.
一次废墟探险. (恐高的人请谨慎点开)
有一天我出去玩,路上看到一栋烂尾楼,有 18 层!我很想上去看看,我就绕了一圈,找了一个没封严的窗口翻了进去.
走上还没有完工的大楼的楼梯是一件很怪异的事情,主要是它两边都没有扶手,一来让我感到非常害怕,二来它让我思考起了“楼层”、“楼梯”的本质之类的问题……反正很无聊啦.
走那个楼梯爬到三层我就有点腿软不敢往上爬了,于是在三层转了一圈,搞明白了整个大楼的结构,看得出来设计的时候是一边做那种大商场,另一边是准备做酒店的,每一个房间都是标准的酒店房间的面积,卫生间的地方也做了预留.
我在酒店那边找到了一侧是墙体的楼梯,爬那个楼梯就没那么害怕了,我一口气上到了楼顶. 在顶层我也转了一圈,欣赏欣赏风景,突然发现在一个房间里有一只珠颈斑鸠!
我掏出手机准备拍个视频,那只斑鸠跳上窗台,我再靠近,它纵身一跃就飞走了!我那个瞬间超级超级羡慕鸟类,能飞这么高!我甚至有种冲动想跟着那只斑鸠跳下去. 幸好我的理智占了上风,我知道我是人,我不会飞……
这种大楼几乎快要建好了却那样烂尾在那里,好可惜.
均拍摄于 9 月 17 日. 还有一段视频放在下一条~
楼顶的珠颈斑鸠~
(第一次知道长毛象没法同时发图片和视频)
戴珍珠项链的少女~
我才发现我本轮的竞猜除了多特那场最后结果是 1-3 没猜对以外其他的全对了哎!能领双份奖金了!
我靠我发财了朋友们!!!!第五轮的豪门竞猜我猜对了三场胜平负,由于这三场结果都有点冷门,一共只有 408 人猜对,所以这么点人平分一万块,我分到了 19.61!!!!!!!!!我从来都没中过这么多钱!!!!!!!好激动!!!!感谢拜仁、门兴、法兰克福、多特蒙德、格拉纳达、巴塞罗那!!!!!
https://m.dongqiudi.net/article/1245726.html
第 n 次查“桥豆麻袋”是什么意思 :0171: 我为啥就记不住呢!
(是“稍等一下”的意思)
这是一条回复,建议点开链接查看上下文,不要断章取义,并按照发言顺序阅读,避免先入为主. 这其实没啥,不可能断章取义的,就是个人的艺术创作而已.
抽签重抽我还真是第一次见……
剥出了一颗完整的核桃,太完美了!是今天小而确定的幸福! :0120:
我妈今天问我“c 端”是什么意思. 好家伙,这我虽然听说过,但不查查我都不是很敢说,一打听才知道,现在好像哪个电视台在放一个电视剧叫《输赢》,里面好多这种可能是互联网(?)行业的专业的词,什么芯片、云计算、服务器什么的. 我去豆瓣看了这个电视剧的简介:
> 剧集讲述了在万物互联的新时代下,有着“南周锐,北骆伽”之称的技术派销售周锐(陈坤 饰)与走心派销售女王骆伽(辛芷蕾 饰)在市场竞争的浪潮中狭路相逢,感受对手与爱人的复杂身份变换,体会合力的焦灼的都市情感纠葛。理性和感性的矛盾拷问职场人生“输与赢”的真正意义,而不懈奋斗的年轻人用利他共赢的精神在商海交锋中释放他们的理想之光。
好像走专业化是现在中国大陆电视剧的一个方向了,我记得前不久看到航空航天爱好者的群里在讨论一个航空航天的电视剧《你是我的荣耀》;还听说过一耳朵一个叫《天才基本法》的小说要被改编成电视剧,而这个作品的主角是学数学的.
C 端指的是 Consumer、Client,也就是消费者、客户端,与之相对的叫 B 端,Business,也就是企业或商家.
太激动了,人生第一次看见长毛象的站长页面长什么样了!
两篇流水记录一下我踩到的坑(里面还有一个未解决的问题,在第二篇):
https://zero-mstd.netlify.app/m-dev/
https://zero-mstd.netlify.app/m-dev2/
!!!!!!!!!!!
哇塞!朋友们!人生高光时刻啊!!!!!!
Gargron 给我的那个查看嘟文备份的工具点了星星!!!
!!!!!!!!!!!!!!
这张截图我会好好保存的!这就是我未来简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啊!(❌
最后几次的植物学习
好像只有两次哈~
还是汪劲武老师的课,之前几天在解锁菊科植物,所以本周 #植物 直接看的两集菊科. 菊科的很多特征我之前已经知道了,主要就是复习一下,顺便听了几个故事.
菊科是最大的科,大多数都是草本,全是头状花序,分舌状花和管状花. 关于菊花的花到底是哪里,我最近发现其实好多人都不知道.
当我们说一朵“花”的时候,一般我们会想,中间有个圈,那里有雄蕊和雌蕊;然后外面有几个花瓣(aka 花冠),这就是一朵花了. 这样的印象带到菊花上就会出错.
以向日葵为例(见下图),我画的那一陀红色的圆,里面是好几十朵管状花,而我画的那些白色的东西,每一个都是一朵舌状花. 看右侧的纵向解剖图就更清楚了,中间的那些舌状花每一朵里面都有自己的花丝、花药;外面的舌状花则已经完全退化掉了雄蕊和雌蕊,只负责吸引昆虫. 而且所有的花都没有花柄,集中在一个花托上,因此很多人以为的“一朵”菊花其实是好几十朵.
另外就是“花序”这个词,花序指的是很多花的排列位置关系,像菊科这种多个花共用一个花托的就叫“头状花序”.
(转下条)
(接上条)
这两集课介绍了菊属、红花属、苍术属、蒲公英属、艾蒿属、蓟属、泥胡菜属、风毛菊属、蚂蚱腿子属、蓍(shī)属,很多我解锁过还是很熟悉,唯一没想到的是泥胡菜可能会和风毛菊混淆,我之前看图鉴什么的没有人提到这一点,所以我还真是没想过这种可能性. 汪老师说泥胡菜叶子背面有白毛、风毛菊叶子背面就没有,这是一个显著特征,可惜我当时没听说过风毛菊所以没有注意过这一点,感觉我有可能认错了 :0520: 只能明年再注意了.
讲了苍术和蒲公英名字的由来,挺有意思. 据说原来有个女孩子得了乳疮,被人指指点点,就要跳江自杀,正好一对父女在那个江上捕鱼就把这个女孩子救下来了,一问才知道是得了乳疮. 然后渔人父女就采了一些花给那个女孩子治,结果还真治好了,那个女孩子就带了一些花回去种在她自己的院子里. 那对救她的渔人父女俩,父亲叫蒲公,女儿叫英子,这个女孩子就给这花起名叫蒲公英了.
另一个挺有意思的就是那个鲁班爬山被草划破手指于是就发明了锯子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那个草可能就是高山蓍. 我还没见过,什么时候解锁了拍照给大家看一看.
本周 #植物 继续看汪劲武的课,看了第 35 集,讲了夹竹桃科和萝藦科. 我最近越来越觉得这个课没意思了,好多东西都是读讲稿,植物学的部分讲得越来越少,民间传说也都越来越没意思,还有好多中医药相关的内容,就不是很喜欢……
这两个科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个是叶子有乳汁,另一个是花粉结成花粉块,但我目前还没有上手解剖植物,就觉得离我好遥远……
萝藦科里介绍了一个植物叫徐长卿,故事就是李世民去打猎被毒蛇咬伤了,然后贴榜找医生给治,有个叫徐长卿的大夫就献过去一种草叫蛇痢草,就给皇上治好了. 皇上很高兴问他这草叫什么名字,这草本来叫蛇痢草,但是因为皇上被蛇咬伤了,“蛇”字成了忌讳,于是他不敢说. 旁边有个大臣就帮忙解围,说这个草还没有名字呢吧,皇上就用他的名字给这个草命了名,于是这种草就叫徐长卿了.
我上网简单查了查,希望能找到这个故事的来源,但能找到的都是那种营销号写的千篇一律的东西,而且还有另一个赵匡胤的版本……别的植物的故事可能是乱编的,我也就听一个乐呵,但徐长卿这个超级明显是一个人名啊!
徐长卿这种植物:http://www.iplant.cn/info/%E5%BE%90%E9%95%BF%E5%8D%BF
长毛象使用
这应该是一条回复的,可能 OP 把原嘟删掉了. 好像是 OP 询问为啥有的站点没有“今日热点/流行的标签”那个板块.
@jiangshanghan 我猜是实例开了安全模式. 理由是在未登录的情况下访问 https://example.com/api/v1/trends
会得到没权限的错误,登录权限下则是一个空列表.
我(站)的跨站时间轴我观察了两三天,一直是错乱的 :0560: (没啥大不了,看跨站就是随便看嘛!只是觉得很有趣所以分享一下
这个问题好像至今仍然存在,这让我对长毛象其实又有了点新的认识.
这是一条回复,建议点开链接查看上下文,不要断章取义,并按照发言顺序阅读,避免先入为主. OP 询问上传媒体文件有什么限制没有.
@maitian @board 有限制,但可能各个实例不一样. 您的站 o3o 的限制是:
- 图片最大 10 M
- 图片最大分辨率 16777216(4096 x 4096)
- 视频最大 40 M
- 视频最大帧率 60
- 视频最大分辨率 2304000(1920 x 1200)
可以通过 api/v1/instance 查看:https://o3o.ca/api/v1/instance
这是一条回复,建议点开链接查看上下文,不要断章取义,并按照发言顺序阅读,避免先入为主. OP 认为长毛象不适合转发抽奖,并给出了一些理由,这让我非常好奇. 以下精选的几条都是针对这个问题的. 非常值得点开原嘟查看,里面信息量丰富.
@bgme 您好!最多 40 名转发者只是一页 40 名,还可以翻页呀!在消息头有一个 link 字段,里面有下一页所需要的 max_id 和上一页所需要的 since_id. 我写了一个简单的 python 程序:
https://gist.github.com/zero-mstd/f2725ae29f8c21939e8d3a1f328934d9
@bgme @Friedo 同志们!同志们!我太激动了!蓝蛙说得对!!!!我竟然没有想到!结论可以下了:如果转嘟时选了仅关注者可见,那这条转发就不能被 reblogged_by 获取到!!!
实验详情见:
1. https://m.cmx.im/api/v1/statuses/107536871574949654/reblogged_by
2. https://m.cmx.im/api/v1/statuses/107536872876169529/reblogged_by
3. https://m.cmx.im/api/v1/statuses/107536874022718415/reblogged_by
注意看 3,3 得到的是空串!!!!而且这与是否锁嘟无关!我,aka,Zero,没有锁嘟,但是第三条就不会收录!饼站长你快快告诉大家,转发抽奖时不要仅关注者可见,然后再用上我那个翻页的思路用 reblogged_by 就能搞定了!
当然了,我一直在计划写一篇文章好好梳理一下长毛象的很多机制的,但目前进展缓慢,还需要一些时日……
下面两条也是同样的原由,并且最终得到了上面嘟文 OP 的回复,结论得到了确认.
qt: https://bgme.me/@bgme/107535312088996380
试了一下,饼站长说的“通知记录也有总计400条的数目限制”也不对……notifications API 每页 15 条,也是可以翻页,而且没有任何限制,我拿我自己做实验,获取到了 7000+ 通知,直到我刚刚来象的第一条通知都能获取到.
饼站长给出的代码(https://github.com/mastodon/mastodon/blob/afb788218913061a36fad9b14e2e3e34025cc25b/app/lib/feed_manager.rb#L9-L15 )里的 400 应该是别的什么东西.
这么看来,长毛象并不是不适合抽奖,抽奖在技术上不会有任何问题. 我是不是应该去读读饼站长的抽奖脚本的代码,看看 ta 是怎么写的(?
读完了,抽奖脚本没毛病,并不会对任何人不公平,所有转发者都能获取到,任何人抽奖都可以放心用那个脚本!
我实在是不太明白 ta 为啥前几天突然发那条说长毛象不适合抽奖的嘟,还用了错误的论据来论述,看脚本感觉 ta 也不像是不懂的人啊😯
脚本唯一可以改进的地方是:那个脚本获取了被转发数,当目前获取到的转发者数量不等于被转发数时,就翻页翻到下一页继续获取,直到翻完了所有的通知,nlist.lenth 等于 0 了,才直接 end loop.
实际上,据我观察,从通知里获取到的转发者总数可能是会小于嘟文记录的被转发数的,我猜测原因有二:
1. 有些非长毛象账号的转发会被计数但不会被通知,比如 ovo.st 小组的转发;
2. 可能有些人删号注销后和 ta 有关的通知就都被删掉了,但被转发数没有更新(我猜的,不确定)
所以那个脚本的一个改进思路是:获取嘟文的发嘟时间,循环获取通知时,检测每一页第一条通知的 created_at,如果早于发嘟时间,直接 break.